HIV全称为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翻译为中文就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,属于后天获得性免疫缺陷疾病。
HIV一开始是SIV, SIV是猴免疫缺陷病毒SIV通过性传播、母婴传播和血液传播在宿主间传播,感染的靶点是CCR5基因翻译后附着在CD4和T细胞上传CCR5通道。
大猩猩的这一靶点和人类的CCR5靶点高度相像。但是人类的CCR5的第26位是Lys(K)、第27位是Glu(E),黑猩猩CCR5的第26位是Asp(D)、第27位是Gly(G)这个差异来源于CCR5-Δ32突变 [1]。
因此导致SIVcpz的gp120无法有效结合人类CCR5,但HIV-1的gp120通过V3环的Arg306等突变补偿了这个问题。
那么经过梳理可以推导出:
SIV传播人类不可能是母婴传播,因为人类和黑猩猩是存在生殖隔离的。
性传播可能性极小因为CCR5的差异,导致SIVcpz的gp120亲和性不足。
第二点证明了靶点结构差异导致跨物种感染效率极低,因此需要高剂量的病毒暴露和多次感染机会。
对于SIV传染链路来说,性传播的病毒暴露剂量太小而感染机会太少。
那么大概率就是SIV通过血液传播,因为血液传播暴露剂量更高且感染机会更多
PS:CCR5-Δ32突变为人类特有的,这是特制的突变一页一页的
参考文献
[1] Genetic variation in the chemokine receptor 5 gene and course of HIV infection; review on genetics and immunological aspect https://doi.org/10.1016/j.gendis.2020.04.007